废轮胎作为固体废弃物,在露天堆放影响环境,被称之为“黑色污染”。其回收利用是世界性的难题。
税赋成倍增长,企业生存困难
翻新轮胎销售商家了解到1994年实行税制改革前,轮胎翻新企业只上交3%-5%的产品税,再生橡胶、硫化橡胶粉上交5%的产品税。
税改后,废旧轮胎加工企业享受不到回收企业免交增值税的优惠政策。
由于废旧轮胎从民间收购,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增值税发票,不能抵扣进项税,实际上造成了重复征税,使加工企业税赋增加一倍。
这些情况,使本来微利的行业变成亏损,生存困难,更谈不上发展。有些企业勉强维持,有些企业濒临破产。
回收利用率低,丢弃现象严重
中国是橡胶消耗大国,全国消耗橡胶居世界前列。废旧橡胶回收利用率为50%,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0-40个百分点。
目前,近50%的废旧橡胶没有回收利用,其中废旧轮胎约占20%。他们长期堆放,难以降解,成为“黑色污染”源。
企业包袱沉重,经济效益差
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属于半公益事业,其加工产品附加值低。废旧轮胎资源零星分散,其回收、加工、运输费用高。
历史原因导致废旧轮胎回收企业人员、债务包袱重、企业经济效益差,多数企业亏损严重,生产经营难以为继,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发展呈低水平徘徊。
经营规模小,自我改进能力低
中国废旧轮胎利用主要是生产再生橡胶、轮胎翻新、生产硫化橡胶粉,这些企业80%以上为中小型企业,形不成规模,市场竞争能力低。
大多数翻胎企业装备水平不高,技术力量薄弱,必要的测试设备不完备,影响翻新轮胎质量的进一步提高。胶粉工业刚起步,市场尚未打开,没有形成新的产业。